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,并不是说平淡的婚后生活会消磨激情,而是很多人从结婚的那一刻起,就不再为爱情付出努力。在他们看来,丈夫、妻子这个身分足以让对方尊重自己,容忍自己。但是没有相互尊重,不去努力经营,这样的婚姻真的能够长久吗?
▼你身边一定有很多这样的男人:他们人到中年,工作稳定,有着已婚男人婚后的幸福肥,啤酒肚和秃顶是标配。他们早出晚归,每天下班后瘫在沙发上玩手机、看电视,似乎看不见妻子忙里忙外,洗衣做饭带孩子的劳累模样。

他们对妻子和孩子毫无愧疚,因为在他们眼中,自己已经为这个家做出了足够的贡献。他们努力工作,是家中的顶梁柱,在家中有着绝对的权威。但这样的一家之主,真的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吗?
名人出轨的丑闻比比皆是,很多妻子选择息事宁人,原谅对方的所作所为,但她们心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。妻子不愿意离婚的原因有很多,其中最主要的恐怕还是孩子。很多人劝她们说:孩子是无辜的,忍忍吧,男人总会犯错。
但是,在忍耐中勉强维繫的婚姻真的幸福吗?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小孩有什幺快乐可言!那些毁了妻子孩子生活的男人有什幺资格说自己是家中的一片天?一片雾霾还差不多!这样的人不可能得到家人的尊敬。
之前网路上流传一个有趣的新词-丧偶式教育。这主要是讲家庭教育中一方缺失,而这种缺失大多来源于男性。孩子不管做什幺都找妈妈,偶尔跟爸爸说话,也是问妈妈在哪里。这充分说明了母亲的辛苦、伟大,也说明了爸爸对家庭的不负责。
▼着名心理学家菲利浦·津巴多写过一本名为《雄性的衰落》的书,里面就提到了男人的应得感。有一部分男人仅仅因为自己的性别,就感觉一切应该归自己所有,而且不需要付出努力,就理所应当享有这份特权。

为了得到这份应得感,他们四处寻找庇护,不管是从父母身上,还是从爱人那里,不断汲取,从不付出。他们依赖对方,却不把这看成耻辱,反而认为是一种成就。他们游手好闲,忽略家庭,甚至嫖娼出轨,却把这看成自己的权利。
除了夫妻的尊重缺失,很多父母的尊重也不够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他们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。很多父母把这当成了一种权利,在他们眼中,给了孩子生命,就有资格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,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肆无忌惮的索取呢?
那些父母给予孩子生命,却不愿意花费时间与他们相处,更不要谈教育。他们的理由永远都很充分,工作忙、孩子不听话、管不了了……这些不过是无能的藉口罢了。
日本作家伊阪幸太郎说过:「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,就觉得太可怕了」。那些父母觉得孩子理所应当尊重、孝顺自己,却不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,孩子们心中只会留下怨恨和厌恶。
之前有人在纽约街头採访过一位老爷爷,问他爱情长久的秘诀是什幺。那位老人表示:「爱是一种脆弱的东西,它会慢慢消失,所以你每天都要重新创造爱,每天都要给伴侣一个新的爱你的理由。」
▼鲁豫採访李安时问:「现阶段你最大的幸福感是什幺?」李安表示:「太太能够对我笑一下,我就放鬆一点,就会感觉很幸福。我做了父亲,做人家的先生,并不代表说,我就很自然地可以得到他们的尊敬。你每天还是要来赚他们的尊敬,要达到一个标準。这是我不懈怠的一个原因。」

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理所当然的付出和享受。当初李安失业的时候,太太给了他莫大的支持,让他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电影梦。李安没有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,直到现在都心存感激。
▼爱情、亲情都需要经营。我们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需要维护,并不是说拿到这个角色就万事大吉了。孩子没有必要天生尊敬我们,更不需要唯命是从;父母也没有义务尊敬我们,无条件付出;另一半更是如此。

只有心存感激,互相尊重,爱才能更加长久。不要再做家庭生活中缺失的那个人,肯定对方的付出,一切为了明天奋斗,家才能变得更加幸福温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