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16世纪的黄杨木雕刻「精细到让人超惊异」,照了X光后研究人员的嘴巴都合不起来了!

这些16世纪的黄杨木雕刻「精细到让人超惊异」,照了X光后研究人员的嘴巴都合不起来了!

2017年01月16日 小海    浏览量:

黄杨木的微雕技术一直是个未解之谜,为此科研人会甚至借助X光来探究。这些精緻黄杨木雕刻,诞生在1500到1530年之间,当时的欧洲新兴阶层渴求这样一种便携式的宗教雕刻。应运而生的黄杨木雕刻开始流行,随着改革的到来也逐渐被人们抛弃。研究人员收集了135种样本进行研究,每一件完美细緻的雕工都让人震撼。在这样侷限的空间中,雕刻的宗教人物栩栩如生!


▼这些沉睡了500年珍贵作品,再次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。

Photo


▼这些精美的雕刻一气呵成,每一处的细节都完美展现。

Photo


▼这些如此精妙的雕刻品,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,很可能是来自荷兰或者弗兰德斯。

Photo


▼这些小巧精緻的内部结构,在显微镜或者X光的帮助下,才能看清楚。

Photo


▼如此微妙的雕工,每一个细节都非常注意,古人的技术真是超一流!

Photo


▼只靠肉眼很难看清其中的精妙之处,所以研究人员运用CT机和3D分析技术,想要一探究竟。

Photo


▼这些便携式的宗教製品,每一件都非常小巧,就像怀錶一样的感觉。

Photo


▼雕件内部的人物生动立体,丝毫没有因为空间狭小变得粗糙。

Photo


▼但如此精緻的雕刻,即便是先进的技术设备也无法探知是怎样做成的。

Photo


▼它就像一个神奇的谜团,吸引人们去探知更多的未知之谜。

Photo


▼这些珍稀的雕刻如今已经被列入收藏,可以到博物馆一睹风采。

Photo

这些精緻的黄杨木雕件十分的小巧,所以是当时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。虽然经历了改革便被替代,它们的艺术价值始终无法超越。难以想像是怎样的雕刻技术,才能做出如此细微的雕刻。这些古人留下的宝藏和智慧,值得不断的去探索学习。如果你也对这些神秘的雕件感兴趣,就赶快收藏吧!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