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敏是大陆湖北的一个普通小伙子。十年前,他在工地乾活时被弹出的铁片划伤了左眼,几乎失明,这些年只能靠一只眼睛生活。现在夏敏是一名水电工,视力障碍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。去年七月,他做了角膜移植手术登记,没想到短短两个月就接到了医院的电话,让他去準备手术。
▼为他捐献眼角膜的是贵州苗族8岁女孩小竹筠。2013年时,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被查出海绵双肾,与疾病斗争3年多后,于去年9月底去世。她的妈妈杨海燕联繫医院,想要捐出孩子的眼角膜。这一举动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,很多人都不理解,但她还是坚持了这个决定。

▼夏敏、小竹筠,这两个原本毫无交集的人就这样被紧密连繫在了一起。去年九月底,夏敏成功接受眼角膜移植手术。医生表示,那粒角膜晶莹透亮,只有孩子的角膜才有这幺好的品质。

▼手术后,夏敏拿着杨海燕母女的照片看了很久。性格内向的他不太会用语言表达,但作为一个4岁半女儿的父亲,他明白失去孩子是一种怎样的感受。

▼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,夏敏的视力恢复到了0.3,能够出院回家了。在此之前他没有将手术的事告诉家人,怕他们担心,现在终于能够给他们一个惊喜。

▼与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夫妻一样,夏敏与妻子在外奔波时,孩子留在大别山老家,由家人照顾,平时一家三口很少有时间聚在一起。看到爸爸回来,女儿非常开心,夏敏第一次用双眼仔细打量女儿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
▼女儿为他表演了一段舞蹈,看着健康快乐的女儿,夏敏忍不住想起了小竹筠。他从媒体朋友那里了解到,小竹筠生前还有一个愿望没有实现,所以在心中许下诺言,一定要用她的眼睛,帮她实现愿望。

▼杨海燕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激动。她与丈夫早就离婚,女儿就是她的全部。孩子的离去让她痛彻心扉,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过来。夏敏要来帮女儿实现愿望,对她来说是个巨大的安慰。

▼夏敏到来时,杨海燕已经平静了下来。她早就準备好了女儿的照片和遗物,希望夏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自己的孩子。看着小竹筠留下的遗物,夏敏深有感触,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,他将自己的感受都写在了一封给小竹筠的信里。

▼「我不敢正视你妈妈的眼睛,怕她看到我又想起你。你妈妈当初捐献你的角膜,就是觉得这是对女儿生命的一种延续。我看了那些好心人送你的衣服、玩具、你亲手绘制的图画。那件苗族的衣服你没能穿上,真是可惜。想到这些,我都是失落和对你的思念。彷彿看到你就在我身边,对着我笑。」

▼为夏敏介绍女儿生活习惯的过程中,杨海燕忍不住湿了眼眶。她表示女儿总担心自己因为她与别人闹不愉快,所以经常说「对不起」。谁也没有想到,这幺好的一个孩子竟然就这样走了。

▼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,小竹筠许下了9个愿望。1.给弟弟妹妹买礼物;2.和弟弟妹妹去街边画画;3.全家一起去烧烤;4.要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;5.要一盒拼图;6.準备一套苗族服装;7.吃一次炸鸡薯条;8.再次回到学校;9.和幼儿园的朋友们再见一面。

▼在家人和好心人的帮助下,她前面的8个愿望都实现了,但生病后小竹筠身体萎缩畸变,不好意思走进幼儿园与朋友们见面,所以最后一个愿望没有实现。这次夏敏就是为了帮她实现这个愿望而来的。

▼他跟着杨海燕来到小竹筠读过的幼儿园。站在教室外,杨海燕为他指出女儿之前的座位。她表示女儿很喜欢坐在第一排,每次自己都会早早来接她回家,要是第一个被接走,她就会很开心。

▼因为生病、身材矮小,小竹筠在这里念了2年多小班。最早与她一起上课的同学已经上二年级,最后那批同学里,还有7个孩子在念大班。

▼小竹筠的老师还记得这个孩子,她们专门找来曾经和她同班的小伙伴,让夏敏加入其中,完成一次独特的合影。听着老师们说起小竹筠的往事,夏敏彷彿看到那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就在身边。

▼放学后,夏敏和杨海燕一起在小竹筠生前坐的位置上静静坐了一会儿。杨海燕还没有从失去孩子的痛苦中走出来,想起往事忍不住难过,夏敏则陪在一边,感受着那个孩子的灵魂。

▼小竹筠被安葬在距离杨海燕家不远的后山上,她的很多先辈也埋在这里。为了不让她伤心,家人没有告诉海燕孩子埋葬的具体位置,夏敏想要去看一看,杨海燕的表弟就带他来到了后山。

▼夏敏带了炸鸡和薯条,这是小竹筠生前最喜欢的东西。因为她特别喜欢吃番茄酱,夏敏还特意多带了几包。小竹筠很喜欢吃薯条,但她知道很贵,所以一两个月才会提出吃一次。家人经常带她去的话,她还会说:「别乱花钱。」

▼按照当地的习俗,孩子去世后,坟头上会放有民族特色的帽子,3年内不能立碑,所以小竹筠的坟看起来很简陋。夏敏双手合十,在心中默念了对她的感激与祝愿,这一生他都不会忘记这个孩子。

夏敏在给小竹筠的信中写道:「回忆是痛苦的,人要活在当下。我希望你的妈妈能够尽快开始新的生活。希望叔叔这次来,就是为你的故事画上一个句号,也让你妈妈的这段回忆画上句号。世界这幺大,让我用你的心灵之眼带你去看这个充满爱的世界吧。」希望这个孩子一路走好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