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针对经济较困窘的家庭设有中低收入补助,原本立意相当良好,但大众也不禁质疑这些费用是否有浪费之嫌?一位台南的小学老师就在开学不久后发出不平之鸣,指出许多税金根本被假的中低收入户滥用,而社会的爱心也遭到践踏了!
▼这位小学老师说开学不久,但教师办公室却因为一个话题引起震撼,原因是某班级里有一位低收入户的学生特别请假,但理由是要到日本游玩!

▼「低收入户小孩享有的福利有:0─2岁领有育儿津贴每个月5000元,保母托育补助每个月4000─5000元,念幼稚园时每个月最高补助1500元,国小、国中营养午餐费、代收代办费全额减免,就读高中职以上学校学杂费全额减免,健保保费全额补助,并发给生活补助费等相关补助;而中低收入户小孩在补助福利上约莫为低收入户小孩的二分之一。」

▼她说自己这学期的小一班级内刚好有两个极端的案例:第一个家庭领有中低收入户证明,家里只有爸爸1个人在赚钱,每个月赚约4万元;而妈妈年纪大概30多岁,早上在学校当义工,等小孩中午放学后,便把他安置在学校的「免费」课后照顾班,自己则是回家悠闲地睡觉,下午再来学校接小孩回家。

第二个家庭则是没有中低收入户证明,爸爸每个月约赚3万5千元,而妈妈则是打零工补贴家用。几天前,这位妈妈询问她整学期的班级代办费用1500元,可否在下星期先生领薪水时再缴交,她才察觉这个家庭需要社会救助!
原来是一家3口的他们,被审查机关认为妈妈具备基本谋生能力,认定有每个月17280元的收入,因此家庭总收入就变成52280元;分配至一家3口,变成每人平均所得是17426元,超过台南市中低收入户17172元的认定标準,无法申请中低收入户。
反观第一个家庭,因为家中有4口,爸爸每月赚进4万元后,加上妈妈每月以17280元的认定收入,总和除以4后变成为每人每月平均所得14320元,达到中低收入户标準。
▼这导致第一位妈妈没有任何想要工作赚钱的打算,因为与其做低薪22K的劳力工作,丧失中低收入户的资格,不如把小孩丢给政府养,妈妈则每天悠闲度日,让政府长期补助其两个小孩念书、生活津贴或是健保费减免。

▼相比之下,第二个家庭里那位打零工的妈妈年纪很轻,但脸上的沧桑却道尽了辛苦生活的点滴!她只希望老师能够宽限缴费的期限,但会努力在拮据的生活费中挤出钱来帮小孩交钱,「因为她仍乐观地认为,可以努力工作赚钱与家人共度日子就是一种幸福。」

这个相差甚远的例子让她质疑道:「社会大众的爱心是否被滥用?社会福利补助的政策是否做到确实访谈、实质审查,给予真正需要的人一解燃眉之急?」除却她班上的这个案例,社会上肯定还有很多同样的情形!
目前台湾约有26万户中低收入及低收入户,这也代表了政府每个月都有庞大的补助费用支出;社会上固然有急需帮忙的家庭,但其中或许也有不少这种钻漏洞的人士,正在利用大家的纳税钱轻鬆度日!这也指出目前规範或许有漏洞,需要更严谨的判定标準啊!分享出去,让更多人关注这个议题吧!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