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今天才懂以前的月饼标籤纸长这样!
中秋节即将到来,烤肉、吃月饼赏月成了每年中秋最重要的事情之一。50年代的台湾生活并不富裕,普通工人月薪不过数十元,1958年一盒奇华的双黄莲蓉月饼要价8.4元,吃月饼在当时是很奢侈的享受。直到80年代经济起飞,月饼才成为亲民美食。
你知道吗,早期台湾更有一种有趣现象,小朋友将月饼的标籤纸当成收藏品,现在看来更加复古珍贵。
▼七七乳加还没有问世的年代,可可(巧克力)是外国的糖果,对于当时台湾来说就像松露一般珍贵。

▼凤梨口味的月饼,在当时可是超人气,加入凤梨馅料算是本土台式月饼的代表作,而伍仁月饼,是以五种坚果(核桃仁、杏仁、瓜子仁等)为主的内馅,作起来很费工,吃起来很过瘾,香气浓郁,很有咀嚼感且营养价值高。

▼椰子蓉口味是广式月饼,此外,当时鹹口味月饼也相当受到喜爱。

▼月饼标籤的包装在当时物资缺乏的年代来说,玩具是一种奢侈品,而标籤包装对小朋友来说就如同玩具般值得珍藏、把玩。

▼连火腿跟猪肉的型状都绘製在月饼标籤上,非常用心。

照片来源:一落二榉头
爷爷、奶奶那年代的人看到一定觉得非常怀念吧!不得不说这些中秋月饼标籤其实非常用心呢!赶快把这些珍贵的照片分享出去,让更多人了解到早期资源匮乏的台湾,看看有趣的中秋月饼文化吧!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