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家人罹患重病、深陷痛苦之中,应该是让人最感到无助的时刻了;曾在加护病房服务的陈志金医师就叙述了一位女孩的故事,当这位女孩性名垂危之际,她的母亲却经常藉故躲避医生,原因竟然是因为…
陈志金医师说农曆七月的某个星期天早上,他因为自身行程安排变更,便利用时间到饭店用餐,但却立刻注意到一幕吸引他目光的景象: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年轻女生,和一对看起来像她父母的长者在用餐。
「令我讶异的是,这位年轻人脖子上有气切管,还有一条长长的管子连接她的气切管与轮椅背后的一台呼吸器!」他认为对于一位需要仰赖呼吸器维生的病患来说,还能坐着轮椅和家人一起在外享用早餐,让他深深体会到这位年轻人的毅力,还有她父母的关爱与付出,以及生命的力量!「当时真的有一鼓冲动,很想要上前去跟她说加油!」
他选了一个角落的位子坐下,翻开报纸后,看见头版是一位名人喝酒骑重机载女友摔车,双双身亡的新闻,他忍不住心想:「为什幺有人这幺努力想活下去,有人则这幺轻忽自己的性命?」
▼他脑海中忆起自己在加护病房服务时的往事,某日,外院转来了一位20岁的女生,叫郑宁宁(化名),有气喘病史,到院前心跳已停止,在外院经CPR后,虽然恢复心跳血压,但仍是重度昏迷,治疗8天后,家属才要求转来这间医院。

▼不过,唯独妈妈却大力反对器官捐赠,她认为宁宁会好转,请医疗团队尽一切可能治疗。他虽然觉得这幺做对病人没有什幺帮助,但也了解妈妈的不捨,只好一边治疗,一边再与妈妈沟通。

脑死的病患一般撑不过两周的时间,可是陈志金医师却注意到,每当他要跟妈妈讨论病情时,她总是藉故离开。「我们当然也能同理妈妈的感受,所以举凡她要用的民俗疗法,我们也都让她尝试。妈妈就一直觉得宁宁会醒过来,说她都能感应到,也有看到宁宁在流泪,我们自然不捨直接否定她的感受。」
▼不过在几经治疗下,宁宁依旧维持着脑死的状况,妈妈始终拒绝和其他人讨论,坚持要救到底!之后妈妈更选择在晚上偷偷来探视宁宁,有意躲避医疗人员;陈志金医师认为继续治疗反而对宁宁的身体是种折腾,便交待护理师,妈妈晚上出现时,就悄悄通知他到加护病房。

某天他在操场运动时,果然接到了加护病房的通知。他成功堵到了宁宁的妈妈,并坐下跟她促膝长谈。妈妈忍不住聊起宁宁小时候的事,她说宁宁小时候就有气喘,但已经很久没发作了。
妈妈说着宁宁又乖巧又孝顺,现在念大学时,还一边在餐厅打工贴补家用,万分不捨道:「那天晚上,她觉得气管紧紧的、有点喘,我叫她不要想这幺多,洗个澡就会比较舒服!没想到,她就在浴室里倒下了!都是我害了她!医生,你一定要救她啊!」
陈志金医师感受到了妈妈深深的自责与内疚,「其实,她也知道情况很不乐观,只是还放不下。」他和妈妈聊了一会后,爸爸和姐姐也到了。于是他再度提出不急救的建议,此刻妈妈终于不再坚持,只是交由爸爸决定,而爸爸也忍痛同意了。
▼护理人员最后让宁宁的家人围绕在床边多陪陪她,并引导他们完成「道谢、道爱、道歉、道别」的临终的四道人生。陈志金才回到家不久,他就接到加护病房的传呼说:「宁宁走了…」

「真的很神奇,我们在讨论时,她的心跳和血压还正常,就在大家完成决定后,她的心跳就突然停止了。」他感叹说:「或许,宁宁觉得她没有牵挂了,现在能够安心的走了;再也不必接受身体上的病痛折磨了!也能够让妈妈放下了!所以她很聪明的选择了这个时间!」
就在他坐在饭店餐厅角落,回想起这段怅然的往事时,服务生也同时已经把餐点送上了。站在他面前的,是一个露出阳光般笑容的女孩,她说:「先生,祝你用餐愉快!」他无意间抬头看到她的名牌,上面竟然写着「郑宁宁」!
「竟然有这幺巧的事?!」他内心惊呼,「宁宁,那真的是妳吗?真的是妳的笑容吗?妳现在快乐吗?妳是要来给我们传达什幺讯息吗?」
有人对他说,这是农曆七月,怎幺会发生这种巧合的事?他内心却觉得,这是宁宁要带给我们的美好徵兆。这个女孩或许无法很圆满地走过了她的一生,但却用她的方式在人世间留下了爱。把这段故事分享出去,让更多人看见这不可思议的奇遇吧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