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会上有许多人面临着吃不饱、穿不暖的困境,对于能够吃饱喝足的人而言,现有的资源都是一份幸福。高雄市中山工商的汽车科建教班里,就习惯在吃饭前将同学吃不完的饭菜集中在大锅子,再妥善分配给食量较大、或者家庭有需要的人,达到饭菜「粒粒不浪费」的佳话。
▼高雄市中山工商汽车科建教班在导师苏汉章的倡导下,吃饭前食量小的同学就会先挑出自己的饭菜,把它集中在讲台上的大锅子,食量较大的同学就可以去挟,而家境有困难的人也可以打包饭菜带回家。在这个措施开始实行后,班上竟然再也没倒过厨余,彻底落实了不浪费饭菜的美德。

其中,班上的同学刘学濂家境较弱势,他国二时父亲病逝,母亲也离家,只跟奶奶相依为命;不过刘学濂相当争气,平常在三阳工业实习赚取薪资2万6000元,晚餐就吃着同学留下的午餐,一点一滴存钱,成绩还始终保持全班前3名。他的叔叔看他懂事,就帮他付了小公寓的头期款,每个月8000元的房贷也由刘学濂自己承担。
学校老师透露刘学濂自己相当节省,平常不买零食、饮料,薪水付完房贷后,多余的钱就给叔叔和奶奶贴补家用;当眼镜断裂时,他甚至捨不得换新的,直接用自己在学校学得的技术,把断裂处黏上继续使用,家里的水电坏掉也是靠自己抢修。
▼刘学濂因为喜欢打篮球,他唯一送给自己的礼物就是买双篮球鞋;未来他计划就读夜间部,白天一边工作存钱,一边完成大学学业。老师跟同学们都对于他的节省非常敬佩,他跟同学的关系也非常好,今年更当选高雄市模範生。现在高雄市中山工商也有些许班级加入这个节省饭菜的活动,相信能帮助到更多像刘学濂这样有需要的学生!

学生时期每个班级总是会有过剩的饭菜,除了给业者回收餵猪外,其实只要像这样事先衡量学生的食量,也意外能帮到不少学生呢!把这个很棒的措施和这位优秀的学生分享出去,让更多人看见这个消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