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从念书、工作到进入家庭,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和规划,有的人可能喜欢平平淡淡的过生活,并不会太在意,但通常在进入家庭,特别是有了孩子,在种种压力之下不得不逼着自己成长、累积财富与资产。然而现在的房价和以往相比已经不同,有位网友针对现代年轻人为什幺难以买房做了些分析,许多人看完后都跪着给讚了。
▼现代房价高涨,许多人怪罪到年轻人不肯吃苦或是平日生活不够节俭,以致于买不起房子,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,或是有其他原因才是我们想要知道的。

一开头的比喻以下棋来说明,虽然有许多棋都是黑白两色,然而玩法不尽相同,以老一辈的人来说,可能他们很会玩五子棋,于是就用五子棋的规则教导年轻人玩围棋,可是玩法明明就不一样。
围棋,黑白棋,五子棋,都是用黑子和白子。
棋盘都是四方格,所以他们是相同的游戏吗?不,他们是不同的游戏,完全不同的游戏,即使用的工具不变,你玩完围棋之后的棋子可以拿去玩五子棋。 你还是能分清楚,围棋就是围棋,五子棋就是五子棋。 说到这里,好像是理所当然的。
但是套用在经济上,人类就察觉不出来了。 我们在经济上,用的棋子是相同的,那种棋子叫作「钱」,但是游戏规则却不断的变化,其实台湾的经济规则,在三十年前和今天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一套。
只因为我们只看到我们拿钱玩这经济游戏,就以为以前跟现在一样,特别是那些上一辈,他们察觉不到已经变成了不同的游戏。 因为他们也没用心在玩,觉得反正都是赚钱花钱,就像围棋和五子棋都是下黑子白子,有甚幺不同?便拿玩黑白棋过去胜利的心得,教你下围棋。 叫你把子塞到角落去,你不跟他这样做还说你玩得不好。
我读大学时就看很多台湾七八十年代的报纸,那个还会讲共匪快要内战时代的报纸,但不是为了研究他们那些拿共匪当主角的科幻小说,而是看当时的物价,经济与生活。
你们试试翻开三十年前,四十年前的报纸,然后找上面的广告和经济新闻看。特别是银行的广告,你会发觉,那个时代的存款和定存利息,在现在看根本就不可思议。
10%,12% 这种数字都会出现,你现在存款能有这种利息吗?不可能。 那是因为当年,银行投资製造业的利润相当的高,他们很需要你的存款,去投资像电子,玩具等製造业,只要拿到货币,就有这些实业投资标的,或者贷款给相关的产业,就很有机会让你赚钱回来再付那个利息给存户。 而因为订单多,出口繁荣,公司只要能承接产量就能赚钱,就需要付更高的薪水抢人。 主要的消费者是海外的。
所以这是一个高利息,投资回报高,劳工薪水不断增加三赢的游戏。 钱投入在生产上的回报很巨大,所以钱也在不断的增值。 而科技的消费品,例如电脑,电子产品则非常的昂贵,那时候一台电脑比现在要贵很多倍,软体也可以卖到很高的价钱。
这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即使肯努力存钱,但是投资储蓄的利率都降低了,而且薪资与物价的关系也和以前都不同,过去那一套用在现在是不可行的。
故此你在那个时代,如果你买电子产品来玩,自然少了可以拿去存银行或各种投资生利的钱,只要这些钱不消费,很合理地令你可以买房子。 这就是八九十年代的规则,省吃俭用自然会对买房子有帮助。
但是去到今天二十一世纪,你看看存款还有这种利息吗?而电子产品,则价钱暴跌便宜到每人都能拥有,社会欠缺实业的投资标的,只剩下赌博性质的金融产品,以及透过压缩供应而强行泡沫澎胀的资产升值。 而你的钱放在银行,他并不会变成实业,刺激劳工的薪水上派,反而,因为没有消费而导致的实业萧条,使他们资金过多,更刺激保险,证券,直销等金融投资市场,以及用来变成房贷去让人买房------就是把房地产弄上去。
钱其实用途减少了,他还能消费,却失去了投资和储蓄的用途,所以他的价值也在减少。 你省吃俭用会怎样?你的现金或存款,既不会变成台湾的实业,也不会流回变成你的薪金,他只会一方面贬值,并间接使台湾的资产价格不断的上升。
钱只是一个代币,就跟棋子的黑子白子一样,他没有一个绝对的价值,只有相对于环境与规则的价值。 薪水高低,看的不是绝对赚了多少钱,而是你到底赚了多少钱,而追求换回甚幺。 如果你要的是电子产品,现在的人比以前富有了很多,如果你要的是房子,现在的人比以前贫穷了。
而他们说服你要房子不要电子产品。
而你的上一辈,他们脑子里只记得过去的规则,他们脑子里记着玩电子产品很奢侈的印象,而没有从数字上计算他其实便宜了很多。 也记着储钱怎样令他们买到房子的记忆,而没有看利息和市面上有没有其他投资标的。 他们赤裸裸地拿他们的经验,教你玩现在的游戏。 用五子棋的胜利经验,教你玩围棋,而声称五子棋和围棋都是没分别的。
这位网友另外还举例了电子科技产品在以往是一个奢侈的消费,然而在现代却是人人都消费的起,虽然也不便宜,但至少和以前的价值性比起来没有那幺昂贵,种种大环境的原因,其实才是现代人靠存钱买房不容易的原因。快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,看看大家觉得是不是有道理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