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底哪几间手摇饮料店可以喝?卖糖乡民在饮料店打工7年后的专业分析终于告诉大家背后真相了!

到底哪几间手摇饮料店可以喝?卖糖乡民在饮料店打工7年后的专业分析终于告诉大家背后真相了!

2016年05月11日 HODD    浏览量:

近年来食安风暴的影响下,越来越多的外食成份遭受到大众关注,其中不能不提的就是台湾人超爱喝的手摇饮料啰!手摇饮料中因含有「高果玉米糖浆」而被建议要尽量少喝,有许多店面便宣称改用「蔗糖糖浆」;但这件事是真的吗?到底还有哪些饮料店可以喝呢?有位卖糖的专业乡民便跳出来解答大家的疑惑啰!
这位网友目前的公司就是在卖正港的台糖甘蔗液糖,之前也曾在饮料店打工7年,但实际到卖糖公司后,才知道糖的学问这幺大。

▼他指出:「现在饮料店很多都是用果糖,就是俗称的高果糖浆,主要原料为玉米澱粉。大众会觉得玉米澱粉较不好,是因为原料玉米为基因改造食物,再加上果糖进入人体后,不需要胰岛素帮忙代谢,但却更容易形成脂肪。」

Photo

近年来有高果糖浆的报导跟研究文献变多,消费者看了之后人心惶惶,许多饮料店便把高果糖浆改为较天然的蔗糖,但网友说这只是个假象,「很多饮料店用的25kg、30kg桶装蔗糖,上面标榜台糖出品,实际上却是由外面的分装加工厂出货,自己买台糖的蔗糖槽车在外进行分装,再卖给连锁饮料店或是其他小型店家。」
「分装的过程环境我们看不到,加上桶子很多都是回收再利用,厂商对桶子清洁、风乾、消毒过程,有没有一定的SOP?有没有严格控管?这些消费者都无从知道。」网友说他甚至听过厂商回收空桶后,直接在饮料店外清洗 ,回厂就直接充填的。

▼很多饮料店会採取高果糖浆跟蔗糖混合的方式,但问题来了;由于食安局并无明文规定充填的蔗糖佔多少比例,这桶糖才可以标示为蔗糖,因此分装厂要装15%、30%都可以,剩下就填充较便宜的高果糖浆,标籤还是贴上台糖出品的甘蔗液糖、甘蔗糖浆,这无法源抓起,只能让他们在外恣意横行…

Photo

台糖从2015年开始,就提供25公斤的甘蔗液糖作贩售,主要销路正是给饮料店,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恶行。只是碍于公务体系及某些程序上各方成本考量,实际单桶定价都偏高,比起外面分装厂、自己不实分装的,销售单价都会高上100元的价差。

▼网友指出使用台糖蔗糖的好处是,「每季的管线重金属检测、每批液糖微生物检测、桶身的SGS检测等等,各项检验报告几乎都应有尽有,其实这也正是多增添成本的地方,但一切还是为了让消费者食得有保障、食得安心。」

Photo

在台糖蔗糖的推广期间,除了成本上的竞争弱势外,另外一个困难就是消费者对便宜的蔗糖已有根深蒂固的观念,没有实际去走访跟深入了解,很常根本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幺东西;所幸某些知名连锁饮料店曾表示:「就算你们一桶高200、300元的价差,我们还是要用!虽然底下加盟店会哇哇叫,但台糖是有保障的,我们还是要给消费者好的东西!」
网友说听到这些话的时候真的很感动,这代表大企业不只是为了赚钱,是真的对社会有一份责任的!只是他也遇过有一些店家,虽然官方网站写的很好听,例如「坚持把关、品质严选」等等,但最后还是因为成本考量,而选择高果糖浆及外面分装厂的蔗糖。

▼「有成本考量这点本身没有错,」网友遗憾地表示,「只是他们其实都知道蔗糖来源是外面的分装厂,分装过程并没有实际走访,採购自己也有疑虑的食品,实在无法想像组成一间店的其他原料,是否也是用这样的标準去採购。」

Photo

网友说台糖的甘蔗液糖成分标示是45%蔗糖、15%果糖、15%葡萄糖跟25%水,其中的「果糖」并不是额外添加的,全都来自于蔗糖。「蔗糖本身是双醣,化学式是一个果糖分子及一个葡萄糖分子所组成,进行转化后,才将蔗糖裂解成分子形式。」
「会将蔗糖进行转化,主要目的除了增加有效期限外,转化的过程还有脱色、能让颜色趋于透明等作用,这样才能添加在雪碧类或其他偏透明的饮品中。至于转化的比例,都是经过台糖对风味的研究,才会订出上面的百分比,目前台湾也只有台糖有这个技术。」

▼有些店家也会使用自己熬煮的蔗糖,主要是需要那种焦糖化的风味,口感喝起来会比较偏古早味,但缺点就是保存期限通常只有5到7天。网友说不管是买台糖的糖,或吃店家自己熬煮的糖,「说到头来,糖吃太多对人体还是有负担;但吃天然一点、吃有品质保证一点、吃安心一点的,总是知道自己吃下肚的是什幺。」

Photo

底下有乡民A提问说:「文内的『某些知名连锁饮料店是哪些』,这才是重点啊大哥?!」网友回答:「5X岚、迷X夏、翰X、嚮X、金X咖啡、WISX、布X恩、贡X、路易X还有很多,只要有一个老公公logo的都是;圆X是自己用冰糖熬的;comebXX是用外面分装的,他们因为成本考量不使用;而米X有分两种糖,包括炒糖跟果糖,针对不同饮品用不同糖;一手X藏只能说没有直接使用,至于清X跟鲜X道…科科。」

▼乡民B问:「吃到不好的糖有没有办法代谢掉?」网友回答:「也是会,只是消化途径不一样,造成负担的位置不同。」

Photo

▼乡民C问:「果糖和玉米高果糖浆怎幺分?」网友回答:「主要差别在原料,分别是甘蔗跟基改玉米澱粉。虽然现在也有标榜非基改的玉米澱粉,但就跟非基改黄豆一样氾滥,检验后还是发现是基改作物。果糖大多来自于水果、根茎类蔬菜;高果糖浆则是人工甜味剂,主要原料为玉米澱粉,含糖量分为42%、55%、90%,饮料店常用的主要是55%。」

Photo

最后网友对外面的分装厂进行补充,他表示自己没有全部实际走访那些分装厂,「不过还是有遇过较乖的分装厂 ,只是单纯分装桶装贩售;但也有遇过较不老实的分装厂,还有参杂果糖分装成桶装再行贩售。数据会说话,经过台糖内部检测及第三方SGS检验报告,里面的蔗糖、果糖、葡萄糖含量都一目了然,有无参杂其他成分贩售都很明显。」
「不过就算分装厂老实乖乖地进行纯分装,工厂环境及使用的桶身是否做到绝对清洁还是有疑虑,有些分装厂会使用新桶,就是不要有卫生方面的问题;但那些重複再利用的回收机制及清洁过程是否符合卫生局规定?这个我们也看不到。」
「分装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一环,工厂是否有经过检验,能随时拿出客户所需要的验厂报告,或是能让客户突击检验,都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。」

▼网友说他跟客户走访验厂时,有严格食安要求的客户真的马虎不得,各项检验报告是小case,消防、动线、品保纪录、手套是否含塑化剂、员工手部清洁等等,还有一些看不到的细节都要详细记录,一发现有不符合的地方 也会出具报告书,要求厂商先行改善,才会进行交易。他最后呼吁:「还是很多人对食安非常重视 ,这需要大家一起来改善,真的不要为了几间不肖厂商,就打坏大部分坚持品质的有心人。」

Photo

虽然一杯饮料可能不会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影响,但长年累月之下,身体肯定还是会有不小的负担,关注店家使用的糖份,不只是对自己的健康,也是对整体食安环境尽一份心力喔!动动你的手指,把这位作者的专业知识分享出去吧!
喜欢这篇文章吗?快分享吧!

相关阅读